一、总则
1.0.1 为规范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在以混凝土或砌体为基层墙体的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中,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2解析】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基层墙体为混凝土或砌体,具体类型在第6章中说明。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与传统的薄抹灰外保温工程相比,具有工厂化制造集中度高、减少现场湿作业、施工周期短等特点,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涉及对小区及周边居民生活可能带来一定影响,特别对施工过程中粉尘及工程周期有一定要求,采用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有利于既有建筑外墙节能改造工程减少污染,缩短工期。
1.0.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由保温装饰板、胶粘剂、锚固件、嵌缝材料和密封胶等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与基层墙体采用粘结和锚固方式施工的非承重保温构造,还包括必要时采用的承托件、防火构造等。
3.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由保温装饰板、胶粘剂、锚固件、嵌缝材料、密封胶组成,基本构造见图3.0.1。
图3.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示意图
1——基层墙体;2——胶粘剂;3——保温装饰板;4——锚固件;5——嵌缝材料;6——密封胶
3.0.2 保温装饰板按装饰面板单位面积质量分类如下:
1 Ⅰ型:装饰面板单位面积质量小于20kg/m2;
2 Ⅱ型:装饰面板单位面积质量20kg/m2~30kg/m2。
表3.0.6 保温装饰板锚固方式选用表
装饰面板 | 开槽插锚 | 板边卡锚 | 铆接压锚 | 卡槽插锚 | 背栓插锚 |
无石棉硅酸钙板、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 √ | √ | — | √ | — |
天然花岗岩薄石材 | √ | √ | — | — | √ |
镀铝锌钢板、铝合金板 | — | — | √ | — | — |
a)开槽插锚
b)板边卡锚
c)卡槽插锚
图3.0.6 保温装饰板锚固构造示例
4.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牢固、安全、可靠,应能长期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或破坏,在正常使用中或地震时不得脱落,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施工过程中不得向周围环境释放污染物。
4.0.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安全设计应按本导则的规定进行。
4.0.3 当保温装饰板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4.0.4 当保温装饰板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本导则未包含的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做法应进行防火性能定型试验,定型试验应按《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 29416的规定进行。
4.0.5 保温装饰板应采用框点粘方式粘贴,保温装饰板装饰面板与基层墙体应通过锚固件有效连接。
4.0.6 密封胶应与保温装饰板板缝处的装饰面板侧面或表面相容,保温装饰板板缝处密封胶密封深度不应小于5mm。
4.0.7 当保温装饰板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保温装饰板板缝宜使用无机嵌缝材料填充。
4.0.8 保温装饰板面积不得大于1m2且单板重量不宜大于30kg。
4.0.9 保温装饰板切割、开槽、封边处理等工序宜在工厂完成,当保温装饰板在施工现场进行切割、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和设备进行保温装饰板的切割、开槽和封边处理。
5.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0.1的要求。
表5.0.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试验方法 | ||
Ⅰ型 | Ⅱ型 | |||
拉伸粘结强度 | 胶粘剂与保温装饰板耐水强度/MPa | ≥0.10 | ≥0.12 | 附录A.1 |
系统与基层墙体/MPa | 给出实测值 | |||
锚固性能 | 单点锚固力/kN | ≥0.25 | ≥0.45 | 附录A.2 |
锚固强度/kPa | 给出实测值 | |||
抗风荷载性能/kPa | 给出实测值 | 附录A.3 | ||
耐候性 | 外观 | 表面无裂缝,无粉化、起鼓、脱落现象 | 附录A.4 | |
拉伸粘结强度/MPa | ≥0.10 | ≥0.12 | ||
抗冲击性/J | 二层及以上部位3J级冲击合格 首层部位10J级冲击合格 | 附录A.5 | ||
热阻/(m2·K)/W | 给出实测值 | 附录A.6 |
5.0.2 保温装饰板性能指标、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0.2-1、5.0.2-2的规定。
表5.0.2-1 保温装饰板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试验方法 | |
Ⅰ型 | Ⅱ型 | ||
外观 | 表面颜色均匀,无破损、裂缝、分层、脱皮、起鼓等现象 | JG/T 480 | |
装饰面板单位面积质量/(kg/m2) | 二层及以上部位<20 首层部位<30 | 二层及以上部位20~30 首层部位20~45 | JG/T 287 |
拉伸粘结强度/MPa | ≥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 | ≥0.12,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 | |
抗冲击性/J | 用于二层及以上部位3J冲击合格 用于首层部位10J冲击合格 | ||
抗弯荷载/N | 不小于板材自重 | ||
吸水量/(g/m2) | ≤500 | ||
不透水性 | 系统内侧未渗透 | ||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 岩棉带、真空绝热板A级,硬泡聚氨酯、改性聚苯板、石墨聚苯板B1级, | ||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 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及本导则要求 | ||
注:进行装饰面板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时,应去除保温装饰板中的保温材料。 |
表5.0.2-2 保温装饰板尺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 | 试验方法 |
长度、宽度/mm | ±2.0 | JG/T 480 |
厚度/mm | ±1.5 | |
对角线差/mm | ≤3.0 | |
板面平整度/mm | ≤2.0 |
表5.0.3 改性聚苯板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试验方法 |
表观密度/(kg/m3) | 35~45 | GB/T 29906 |
导热系数/W/(m·K) | ≤0.041 | |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MPa | ≥0.15 | |
尺寸稳定性/% | ≤0.6 | |
弯曲强度/kPa | ≥200 | GB/T 8812.2 |
透湿系数/ng/(m·s·Pa) | ≤8.0 | GB/T 29906 |
体积吸水率/% | ≤3.0 | |
燃烧性能等级 | B1级 |
5 饰面材料性能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表1 改性聚苯板试验数据
编号 | 密度/kg/m3 | 导热系数/W/(m·K) | 弯曲强度/kPa |
1 | 43.2 | 0.037 | |
2 | 45.0 | 0.037 | |
3 | 38.0 | 0.041 | 281 |
4 | 36.4 | 0.041 | 286 |
5 | 51.5 | 0.040 | 284 |
6 | 51.2 | 0.039 | 266 |
7 | 40.4 | 0.038 | 226 |
8 | 39.9 | 0.037 | 224 |
9 | 41.7 | 0.038 | 247 |
10 | 39.5 | 0.037 | 309 |
11 | 41.3 | 0.037 | 345 |
12 | 40.5 | 0.037 | 334 |
13 | 40.9 | 0.037 | 319 |
14 | 42.3 | 0.037 | 355 |
15 | 44.0 | 0.036 | 403 |
5.0.4 胶粘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胶粘剂性能指标
项目 | 指标 | 试验方法 | ||
Ⅰ型 | Ⅱ型 | |||
拉伸粘结强度(与保温装饰板)/MPa | 原强度 | ≥0.10,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 | ≥0.12,破坏发生在保温材料中 | JG/T 287 |
耐水强度 | ≥0.10 | ≥0.12 | ||
拉伸粘结强度(与水泥砂浆板)/MPa | 原强度 | ≥0.6 | ||
耐水强度 | ≥0.6 | |||
可操作时间/h | 1.5~4.0 |
5.0.5 锚栓应为旋入式锚栓,锚栓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锚栓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 性能指标 | 试验方法 | |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kN | 混凝土基层墙体 | 其他基层墙体 | JG/T 366 |
≥0.60 | ≥0.50 |
6.1 一般规定
6.1.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设计应根据建筑类型、所在地区等条件选用适宜的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不得更改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
6.1.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热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复合墙体内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温度;
2 外保温系统应包覆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出挑构件等热桥部位;
3 外保温系统应考虑金属固定件、承托件的热桥影响。
6.1.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重要部位应有详图。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6.1.4 保温装饰板保温系统适用于下列类别的基层墙体:
1 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A类);
2 实心砌体基层墙体(B类),包括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以及轻骨料混凝土墙体;
3 多孔砖砌体基层墙体(C类),包括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多孔砖砌体墙体;
4 空心砌块基层墙体(D类),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
5 蒸压加气混凝土基层墙体(E类)。
6.1.5 门窗洞口部位的外保温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门窗洞口边等热桥部位可选用保温装饰板,也可选用其他保温材料进行处理;
2 门窗洞口窗台板等部位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
6.1.6 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节能的规定性指标或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的要求,通过外墙传热系数计算确定。
6.2 连接安全设计
6.2.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应符合表5.0.1的要求,Ⅰ型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不应小于40%,Ⅱ型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不应小于50%,边角部位及小尺寸保温装饰板应增加粘贴面积比或满粘。
6.2.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系统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安全设计应符合工程抗风荷载设计要求,系统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按附录A.1规定的方法计算,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粘结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0,系统粘结安全系数按公式(6.2.3)计算。(6.2.3)
式中:K粘——系统粘结安全系数;
P粘——系统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kPa);
P设——工程抗风荷载设计值(kPa)。
表6.2.4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锚固点数量(个/m2)
单点锚固力 | 抗风荷载设计值 | ||||||
2kPa级 | 3kPa级 | 4kPa级 | 5kPa级 | 6kPa级 | 7kPa级 | 8kPa级 | |
0.25kN级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 |
0.35kN级 | 8 | 9 | 12 | 15 | 17 | 20 | 23 |
0.45kN级 | 8 | 8 | 9 | 12 | 14 | 16 | 18 |
0.60kN级 | 8 | 8 | 8 | 9 | 10 | 12 | 14 |
0.80kN级 | 8 | 8 | 8 | 8 | 8 | 9 | 10 |
1.00kN级 | 8 | 8 | 8 | 8 | 8 | 8 | 8 |
注:锚固点数量不应大于30个/m2。 |
表3 通过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试验的构造作法
样品名称 | 硅酸钙水泥板 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镀铝锌钢板 硬泡聚氨酯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 硅酸钙水泥板 改性EPS保温装饰板 外墙外保温系统 | 硅酸钙水泥板 石墨EPS保温装饰板 外墙外保温系统 |
保温层厚度 | 50mm | 50mm | 70mm | 30mm |
面板厚度 | 8mm | 0.7mm | 8mm | 6mm |
锚固方式 | 卡槽插锚 | 铆接压锚 | 开槽插锚 | 板边卡锚 |
防火隔离带 | 3条 300mm 岩棉带 | 3条 300mm 岩棉带 | 3条 300mm 岩棉带 | 3条 300mm 岩棉带 |
嵌缝材料 | 横向采用硅酸钙水泥板 竖向采用泡沫棒 | 横向采用硅酸钙水泥板 竖向采用泡沫棒 | 横向采用硅酸钙水泥板 竖向采用泡沫棒 |
泡沫棒 |
密封胶 | 硅酮防火密封胶密封 | 硅酮防火密封胶密封 | 硅酮防火密封胶密封 | 硅酮防火密封胶密封 |
当保温装饰板中保温材料厚度超出限值时,导则规定了两种解决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由第三方单位组织,一般应为相关科研单位、主管部门,避免了每家单位自己去进行防火试验,可以减少污染、节能资源、降低成本;这种方式实际属于修改单性质,所需时间较长,是针对整个行业同一构造作法的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也利于行业推广。
第二种方式由系统供应商或制造商、采购商自己组织,每家单位自己去进行防火试验;这种方式一般是针对具体产品和超限的具体工程,需要的时间短,只要双方认可就可以了,实际上完全是供需双方自己的事。
6.4 节能设计
6.4.1 采用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民用建筑,其外墙传热系数限值应满足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6.4.2 进行外墙传热系数计算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应按相关标准规范修正为保温材料设计导热系数,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按公式(6.4.2)计算。
(6.4.2)
式中:R——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m2·K)/W;
h——保温层厚度,mm;
λ——保温材料设计导热系数,W/(m·K);
X——热阻修正系数,按表6.4.2选取。
表6.4.2 保温装饰板热阻修正系数表
项目 | 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间板缝宽度/mm | ||
<5 | 5~10 | >10 | |
热阻修正系数 | 1.1 | 1.2 | 1.3 |
a)90°压边 b)45°对角法
图6.5.1 阳角部位构造作法
1——保温装饰板A;2——胶粘剂;3——密封胶;4——胶粘剂;5——锚固件;6——保温装饰板B
6.5.2 阴角部位保温装饰板构造做法见图7.4.2,施工要点如下:
1 应先安装保温装饰板A,再安装保温装饰板B,采用搭接法安装;
2 两侧保温装饰板缝隙宽度宜为5mm~8mm;
3 应适当增加阴角部位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保温装饰板应上下固定;
4 保温装饰板侧面锚固件可根据情况设置;
5 两侧保温装饰板缝隙应使用嵌缝材料填塞后,再使用密封胶密封。
6 阴角部位也可采用L型成品保温装饰板。
图6.5.2 阴角部位构造做法
1——保温装饰板A;2——胶粘剂;3——密封胶;4——锚固件;5——保温装饰板B
6.5.3 外置门窗洞口部位构造做法见图6.5.3,施工要点如下:
1 应适当增加外置门窗洞口部位墙面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墙面保温装饰板应适量伸出外墙边缘;
2 门窗顶、窗台墙面保温装饰板应左右固定,门窗边墙面保温装饰板应上下固定,锚固件距离墙角边缘不应大于200mm,墙面保温装饰板其他边锚固件可根据情况设置;
3 墙面保温装饰板侧面应粘贴同材质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应满粘,门窗顶、窗台装饰面板均应形成向下不小于5%的坡度;
4 装饰面板应与墙面保温装饰板面板底部相接触,保温材料不得露出,装饰面板与门窗框间隙应为5mm~8mm;
5 装饰面板与窗框间隙、与墙面保温装饰板顶角处均应使用密封胶密封。
a)外置门窗洞口上 b)外置门窗洞口下沿
c)外置门窗洞口侧面
图6.5.3 外置门窗洞口部位构造做法
1——墙面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胶粘剂;5——密封胶;6——装饰面板
6.5.4 中置门窗洞口部位构造做法见图7.4.4,施工要点如下:
1 中置门窗洞口四周墙体侧面应安装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厚度不应小于20mm;
2 保温装饰板可采用90°压边法或45°对角法安装,均应先安装墙面保温装饰板,再安装侧面保温装饰板;
3 应适当增加中置门窗洞口部位墙面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门窗顶、窗台墙面保温装饰板应左右固定,门窗边墙面保温装饰板应上下固定,锚固件距离墙角边缘不应大于200mm,墙面保温装饰板其他边锚固件可根据情况设置;
4 侧面保温装饰板应满粘,门窗顶、窗台侧面装饰面板均应形成向下不小于5°的坡度,侧面保温装饰板应与墙面保温装饰板面板底部相接触,保温材料不得露出,侧面保温装饰板与门窗框间隙应为5mm~8mm;
5 侧面保温装饰板与门窗框间隙应使用嵌缝材料填塞后,再使用密封胶密封。墙面保温装饰板与侧面保温装饰板顶角处应使用密封胶密封。
a)中置门窗洞口上沿 b)中置门窗洞口下沿
c)中置门窗洞口侧面
图7.4.4 中置门窗洞口部位构造做法
1——墙面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胶粘剂;5——密封胶;6——侧面保温装饰板
6.5.5 凸窗部位构造做法见图6.5.5,施工要点如下:
1 按阳角、阴角、门窗洞口部位施工要点进行;
2 凸窗底板下部应粘锚保温装饰板,并应适当增加粘贴面积比,保温装饰板宽度不应大于600mm;
3 凸窗顶板上部应粘贴保温装饰板;
4 当凸窗顶板上设置空调室外机时,可采用其他保温形式。
a)凸窗顶 b)凸窗台
图7.4.5 凸窗部位构造做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填缝材料;5——密封胶;6——胶粘剂
6.5.6 女儿墙部位构造做法见图6.5.6,施工要点如下:
1 按阳角、阴角、凸窗洞口部位施工要点进行;
2 避雷针等穿孔部位保温装饰板粘贴时应使用胶粘剂填实,并用密封胶密封;
3 顶部保温装饰板应形成朝建筑物内侧向下不小于5°的坡度。
图7.4.6 女儿墙部位构造做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密封胶;5——胶粘剂
6.5.7 勒脚部位构造做法见图6.5.7,施工要点如下:
图7.4.7 勒脚部位构造作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密封胶;5——专用托架;6——散水
1 应先安装保温装饰板,再相关规定制作散水;
2 底部保温装饰板下端应设置专用托架,保温装饰板下延与基层,应有不小于50mm间距;
3 应适当增加底部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
4 散水与保温装饰板接缝处使用密封胶密封,接缝处应有不小于20mm间距,并采用沥青沙嵌缝。
5 保温装饰板下延应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
6.5.8 变形缝部位构造作法见图6.5.8,施工要点如下:
1 保温装饰板系统在变形缝处应断开,变形缝盖板固定件应与保温装饰板的锚固件位置错开;
2 应适当增加变形缝保温装饰板粘贴面积比;
3 保温装饰板应上下固定,锚固件距离变形缝不应大于200mm,保温装饰板其他边锚固件可根据情况设置;
4 变形缝应按相关规定填充,保温装饰板与变形缝盖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填实。
图7.4.8 变形缝部位构造作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密封胶;5——盖缝板
6.5.9 穿墙管道部位构造作法见图7.4.9,施工要点如下:
1 保温装饰板应根据预埋套管尺寸裁切,开孔不宜过大,按墙面保温装饰板施工方法安装;
2 预埋套管周边保温装饰板应粘实;
3 预埋套管周边与保温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密封胶密封填实;
图7.4.9 穿墙管道部位构造做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密封胶;5——预埋套管
6.5.10 落水雨水管构造做法见图7.4.10,施工要点如下:
1 保温装饰板应根据落水雨水管锚栓尺寸裁切,开孔不宜过大,按墙面保温装饰板施工方法安装;
2 预装锚栓周边保温装饰板应粘实,后装锚栓应在保温装饰板实粘部位开孔;
3 锚栓周边与保温装饰板之间的缝隙应使用密封胶密封填实。
图7.4.10 落水雨水管部件构造做法
1——保温装饰板;2——胶粘剂;3——锚固件;4——密封胶;5——雨水管;6——管箍;7——锚栓
7.1 一般规定
7.1.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按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不得擅自改动。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防火隔离带构造及使用范围、组成材料及主要指标、对基层墙体要求、施工流程、施工要点、主要节能做法、验收措施及要求。
7.1.2 保温装饰板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低于0℃或平均气温低于5℃不应施工。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得施工。
7.1.3 保温装饰板工程应在基层墙体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
7.1.4 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墙,经建设、设计、总包、监理等各方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7.1.5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场验收,并按规定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7.1.6 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7.1.7 施工过程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的规定。
7.2 施工准备
7.2.1 当基层墙体墙面需找平时,墙面处理应符合下列的要求:
1 基层墙体应使用水泥砂浆找平,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可根据基层墙面的平整度确定。
2 找平层与基层墙体的粘结强度应不低于0.3MPa。
3 找平层垂直度和平整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的规定,且还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 基层墙体的尺寸允许偏差(mm)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立面垂直度 | ≤4 | 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 |
表面平整度 | ≤4 |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
阴阳角方正 | ≤4 |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
分格条(缝)直线度 | ≤4 | 用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 ≤4 |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
7.2.2 伸出墙面的(设备、管道)联结件已安装完毕,并留出外保温施工余量。
7.2.3 门窗洞口处应验收合格,洞口尺寸位置达到设计和质量要求,门窗或辅框已安装完毕。
7.2.4 作业机具、工具应齐备,主要有外接电源设备、电动搅拌器、电锤、电动螺丝刀、切割机、卷尺、直尺、角尺、螺丝刀、壁纸刀、钢丝刷、抹刀、托线板、2m靠尺、墨斗、吸盘等。
7.2.5 施工用操作平台、脚手架应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7.3 施工流程及要点
7.3.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流程见图7.3.1。
图7.3.1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流程图
7.3.2 弹放基准线要点如下:
1 在符合要求的基层墙体上,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墙面上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膨胀缝线、装饰缝线等。一般施工纵向的基准线应放在建筑物的顶端,施工横向的基准线应为阴阳角轮廓线或有特征的轮廓线,凡基准线都应占线施工;
2 在墙面上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弹出保温装饰板的安装线;
3 在建筑外墙阳角、阴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控制保温装饰板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公司地址:天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产业创新基地C号楼一层110室
工厂地址:天津市静海开发区金海道31号
联系电话:022 60876758 13622156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