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上枝头,待时而动
这是惊枝雀的第1篇文章
希望未来的日子
我们依旧相互作伴
第一篇文章或许应该好好说说为什么微信公众号要叫做惊枝雀,或者我们为什么想做这样一个微信公众号,万事开头应该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就像你孕育一个孩子,当细胞在你的子宫里慢慢发育的时候,你就在憧憬这个细胞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的这个孩子,还请大家不要多多关注,我和我的另一半(并没有和她商量过)不希望她承载多少社会责任或者思想深度,只希望她连接我们,并可以做她自己。
不必像我们一样在生活中经历不愉快和不顺心
不必像我们一样有时候期待随便哪种未来而迷茫
不必像我们一样经历狗血剧中的情节
不必,像我们一样
第一篇文章,我不想做的很好看的样子,因为我并不会把微信做的很好看。
今天我想说一个词,争吵。
从我们出生开始,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争吵,从和身边最亲近的人争吵开始,到陌生人。
从子宫到坟墓,决定了我们接触的圈层从熟悉到不熟悉,再到熟悉,在最小的国家——家庭中,我们不可避免各种争吵,特别是和父母,记得高二的时候突然顿悟,为什么凡事都要和父母争辩是非对错,他们在给予我们爱的时候连回报都没考虑过,小小对错,和不求回报的父母的心来比,太无足轻重了。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争吵的毫无意义所在,然而,那之后,我并没有停止和我的父母争吵,也没有停止和别人争吵。但每次争吵后,我感到莫名的疲惫,好像每经历一次争吵都是在跟心中的另一个顽固的自己抗争,每次打成平手,下次继续这种期待感让人无比心累。
第一次听赵雷的歌,是他在《中国好歌曲》上唱的《画》,歌词有些俗气,俗气中的期待让自己心驰神往,我也想给疲惫的夜空画一轮月亮,我也想要一块擦去争吵的橡皮,擦去身边烦杂而扰人的吵闹,还有那些不停争吵的人,和心里那个告诉自己去争吵,去辩个对错的自己
厌烦透了那些吵吵闹闹的声音,不论是家长里短还是爱恨情长,说起来都是一地鸡毛。
每年都长一岁的自己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人交谈,tim的办公功能让自己避免了空间里面每天的今日到此一游和称呼下面谁的火花谁的巨轮。而自己每天能聊天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或许是每年长的那一岁,让自己越来越格格不入了。
格格不入的背后让自己更加厌恶争吵,甚至想要以暴制暴。
在争吵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那一瞬间,那些失去理性的声音让自己躲在驱壳里另一个我瑟瑟发抖,没有躲起来的自己有一种强大征服欲,想要和那些声音一决高下。
言语中的不屑和蔑视
自己尊严受到挑战的战栗和报复欲
最后统统被一句想想以后而打败,平静后又想要责备弱小的自己,为什么会在那些咆哮的巨人面前屈服。
不,让他们去咆哮吧,那些所谓的素质背后,是他们仅有的自尊,对于吃窝边草的兔子,一辈子只会把自己可怜的,那两颗牙齿,向那些怜悯他们,那些不屑于同他们争吵的人露出,并把别人脸上的嘲讽当做示弱。
只要,我不是那只兔子。